大批优质科技成果走出“深闺”转化成现实生产
时间:2022-05-20 20:10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未知
广东省农科院举行院地协作作业推进会。会议泄漏,下一步,省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帮扶当地农科安排科技人员,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科技支撑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1000个省级龙头企业,辐射1万个农业专业协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的目标。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5年末,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生产力,省农科院决议深化与当地科技协作,与当地政府协作共建当地分院、促进中心,为推进科技资源和人才下沉搭建作业平台。
经过几年实践,院地协作模式催生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在水稻、蔬菜、水果、茶叶、花卉、蚕桑等领域形成十大全产业链技能,逾200项成果取得省级及以上奖项。
“十三五”以来,省农科院与当地政府共建省农科院当地分院(促进中心)13个、专家作业站30个,共派出225名专家,1000多名科技人员展开科技推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园服务等作业。通过院地协作,“十三五”期间,该院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912项,合同金额3.94亿元,大批优质科技成果走出“深闺”,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省农科院院长陆华忠介绍,着眼“十四五”,省农科院将着力于进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院地企协作新样板,进步全产业链服务水平,实施人才复兴科技行动等方面。通过加强核心技能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构建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推行十大全产业链技能集群,安排科技特派员大下乡等方式,解决深层次的“卡脖子”问题,促进我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开展。
会上,省农科院与佛山市签署共建高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市协议,与佛山、汕头、梅州、河源、韶关、江门、湛江市签署了共建分院协议,与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签署科技协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