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动态 >

“数字农机”推广应用加速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

时间:2022-05-09 15:21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未知

  “这儿的连栋玻璃温室大棚,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安徽开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义介绍说。近日,笔者走进坐落肥东县桥头集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安徽开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切实体会了“手敲键盘种新绿,‘阳光房’里闻花香”的炫酷现代农业科技,感触科技兴农的磅礴力气。

  

  散步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柏油路,密密麻麻的“阳光房”,据胡建义介绍,比较传统塑料薄膜大棚,这儿的每间“阳光房”,长约80米,宽约64米,占地面积5120平方米,不仅面积大,功用也多,装置有10台风机,10扇窗户。夏天棚室内温度过高时,一般选用开窗通风来降温,当温度到达40℃以上时,就启用风机降温。

  

  温度的丈量,首要依托产业园的物联网体系。每间“阳光房”的中心,都有一个红色的显示屏,格外惹人注目。“这是物联网技能的终端。每个大棚里都装置了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水肥一体化等设备,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屏幕当令监控蔬菜长势和生长环境各项指标,并随时根据相关数据调节室温、浇水、施肥,完成了蔬菜栽培办理智能化和自动化。”胡建义兴奋地说。

  

  在该公司的工作楼里,胡建义向笔者展现了这项技能,随着他敲击键盘的操作,大型显示屏上棚内的各项数据图和实时场景图,多个画面随时切换。根据各类数据,渠道可以自动分配营养液,茄果类蔬菜、叶面类蔬菜别离选用滴灌式、喷灌式浇水、施肥,真正完成节水省肥。此外,工作楼里还有冷库、农产品检测室、智能分拣机等现代农业科技设备。

  

  随后,笔者来到了黄瓜栽培大棚,一棵棵翠绿的黄瓜秧亭亭玉立地攀援在两米多高的吊蔓绳上,排列有序,黄色的花朵点缀其间,煞是好看。

  

  “我们种了6个大棚的黄瓜,都是订单农业,不愁出售。日产黄瓜6000斤,日赚18000元,预计一季黄瓜的出售额可达200万元左右。”胡建义高兴地说。

  

  除了黄瓜,该公司还种有水果黄瓜、丝瓜、甜瓜等瓜果及各种时蔬,通过预冷、分拣、包装等环节后,一车车新鲜优质的蔬菜从这儿,源源不断地直达三角地区大众的餐桌,成为肥东现代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最高峰时,该公司可带动周边300多名农人工作,月均增收3000多元。

  

  安徽开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肥东县科技赋农,助力村庄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肥东县全面推动科技强农,着力在农机推广应用、农业技能研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智能农机”“数字农机”推广应用,加快农业全程机械化进程,目前该县共有全程耕耘服务中心22家,农机总动力达80.12万千瓦。

  

  在生物育种、农业信息化等范畴持续霸占一批要害核心技能。引荐2022年省科技严重专项项目12个,依托智能配肥等要害技能研究应用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3项,通过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认证3项。

  

  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现有农业物联网应用企业85家。以“科技特派员+”服务形式,选派69名科技特派员,深化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活动。同步实施村庄企业家人才队伍“百千万”工程和新型职业农人训练,年培养企业家100余人。同时,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开始一公里”,建设冷库151个、库容27.57万吨,装备冷链车595台,全面奏响科技兴农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