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人才工作 >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

时间:2023-04-26 09:30 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未知

  枇杷節、鬥魚大賽等農旅活動如火如荼;胡蘿蔔栽培、大棚蔬菜等設施農業風生水起;新式網箱漁業、蛋雞養殖出產等特征養殖業優勢日益凸顯……谷雨時節,行走在山海泉港,一幅村莊復興的秀麗畫卷緩緩鋪展開來。
  
  「咯咯噠……」近來,筆者走進前黃鎮福建禾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蛋雞養殖車間,看到雞籠規整擺放,每一層都配有食槽和傳送帶,雞籠裏的雞悠閑地吃著美食,不時有雞蛋滾入傳動的蛋鏈上,「搭乘」著智能化傳輸帶,勻速地來到分揀車間進行包裝,裝車運往泉州各地。
  
  「咱們不只有自動化蛋雞養殖設備,一起還采用國內先進的雞糞發酵倉對鮮雞糞和廢棄物進行生物發酵處理,不只可以完成糞汙零排放,每年還可以出產優質有機肥3千多噸,供給周邊栽培戶運用,一舉多得。」據公司負責人莊紹龍介紹,該公司蛋雞養殖規劃達20萬羽,可年產鮮雞蛋3500噸,是泉州市規劃較大的雞蛋出產基地之一。
  
  蛋雞養殖出產僅僅泉港區布局西部綠色農業經濟帶,推動畜禽優勢工業轉型晉級,向規劃化、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開展的生動縮影。今年以來,該區堅持綠色開展理念,以農業「綠色、低碳、循環、高效」開展為導向,總結推廣具有泉港特征以地定養、以養肥地種養對接機製,逐步構成種養結合循環使用典型模式,化廢為肥、變肥為寶,通過循環使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完成農業綠色、高效開展。截至現在,全區累計取得各級認證的農產品品牌、商標23個,「三品一標」認證企業12家、認證產品14個。
  
  連日來,在前黃鎮香芹村胡蘿蔔栽培基地裏,綠油油的胡蘿蔔葉子青翠欲滴,一壟壟剛出土的胡蘿蔔規整地擺在田間地頭。鄉民們緊張有序地采收去纓、整理裝袋、轉移上車,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現象。而就在兩年前,這兒仍是一片荒地。
  
  「由於咱們這兒農田比較瑣細,農人只能零散種點地瓜、玉米等經濟作物,收入也不高。久而久之,這些地就疏棄掉了。」香芹村村委會副主任程輝華介紹,近年來,該村通過施行節水灌溉工程,土地平整、復墾,引入專業的農業企業進行規劃化、現代化栽培,現在每年可增加村團體收入8萬元左右,為近百名農戶供給崗位,產品遠銷至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
  
  撂荒土地被「喚醒」,成為帶動鄉民增收「致富田」。這也讓香芹村鄉民完成了在「家門口」工作。
  
  「以前這塊地,由於家裏邊就我和孩子在,沒精力做就擱置下來。現在好了,村裏讓企業來承包土地,咱們來這邊工作,不只有租金拿,還不耽誤帶孩子,每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香芹村鄉民程麗琴歡喜地說。
  
  開展村莊特征工業,要因地製宜選準品種,打好「特征牌」。近年來,泉港區立足村莊特征,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聯農帶農增收效果,助力特征工業從「小而散」向「大而精」改變,構建一批帶動效果顯著的「土字號」「鄉字號」「福字號」特征品牌和專業村。2022年以來,該區共培養市級以上「一村一品」專業村12個,新增市級以上示範社(場)6家、市級「十佳」示範社(場)2家,科山海藻、嘉元農牧等10家企業獲泉州市第10輪農業工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
  
  火紅的特征工業照亮大眾致富路。農文旅交融的「新賽道」,也為泉港「三農」高質量開展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前不久,泉港區「桃嶺之上·尋蜜枇杷」文旅嘉年華暨塗嶺鎮第八屆枇杷節在秀溪村踐約舉行,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齊聚秀溪村,喜迎枇杷好「豐」景,拉開「慶豐收·采摘忙」「趕大集·古風韻」「遊福園·闖關樂」等系列活動帷幕。
  
  秀溪糖潮秀廣場的「古風集市」人潮湧動,集市裏匯集紅茶、枇杷、楊桃等農特產品以及浮粿、口酥、芋頭餅等特征小吃,遊客們在古風集市「穿越」打卡、逛吃賞玩、觀看表演,沈溺式體會國風阛阓的「煙火氣」。
  
  而在秀溪大眾書屋進口服務臺也是川流不息,遊客們排隊收取「通關文牒」,參與「天地大挪移」「畫枇杷」「投壺」等闖關遊戲,贏取通關獎品。
  
  眼下也正值枇杷成熟季,秀溪村還敞開參觀采摘活動,遊客們在活動現場收取獎品券,憑券走進指定枇杷園裏,自由采摘、選購枇杷,體會農耕文明、感觸勞動趣味。據了解,該村現在已構成300多畝的枇杷栽培基地,年產值近200萬元,如今枇杷已然成為鄉民增收的「金果果」。
  
  做好土特產「文章」,打好文明「內在牌」,解鎖獨一無二「復興暗碼」。近年來,泉港區依托獨特的山海資源優勢,圍繞「出產、生活、生態」開發文旅體會產品和服務,引導資源要素向村莊集聚,將工業、文旅、生態等有機結合,統籌規劃布局休閑農業點建造,打破了村莊工業、人才、文明、生態、組織「五大復興」單打獨鬥、單兵突進的局面,完成互促互進、協同推動。
  
  新希望播種在廣袤田間,新動能孕育在美麗村落。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山海泉港農業出產更加高質高效,美麗村莊更加宜居宜業,農人生活更加富裕富足。